2025年以来,全球钢材出口延续强劲增长势头,累计增幅已超过25%。船舶经纪公司Banchero Costa在最新周报中指出,钢材是干散货市场的核心品类之一,占全球海运干散货贸易总量的近4%。
AXS Marine船舶追踪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通过散货船运输的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11.6%,达到2.158亿吨的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后增势不减,前8个月全球钢材贸易量同比再增10.4%,达到1.554亿吨,高于2024年同期的 1.408亿吨。

从出口来看,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地位。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钢材出口量达509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5.1%,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2.7%,天津港和上海港是主要装货港。与2022年同期的2820万吨相比,出口规模几乎实现翻倍增长。日本以1820万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二,韩国以1590万吨紧随其后,欧盟和俄罗斯分别以1330万吨和1270万吨位列第四、五位。
进口方面,欧盟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钢材进口市场,2025年前八个月的进口量达2280万吨,占全球钢铁产品进口的14.6%,但同比出现5.1%的下滑。美国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进口量微增1.2%至1460万吨。土耳其和越南分别以780万吨和700万吨的进口量位居第三、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钢材出口的物流呈现明显特征。从船型配置来看,超灵便型散货船(Supramaxes)承担了63.2%的运输任务,灵便型散货船(Handies)承担了18.1%的运输任务,2万载重吨以下的小船运输量占比约为10.1%。从区域流向来看,中国钢材主要运至亚洲及中东市场,韩国、阿联酋和越南是前三大目的国,出口量均超过300万吨。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钢材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亚洲区域贸易的紧密联动,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散货航运市场的航线布局和运力配置。主要港口的装卸效率和船型适配性不断提升,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