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外贸大盘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内疫情平稳转段,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逐步改善,推动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中下旬起,旬度的进出口同比保持正增长,带动整体增速由前两个月的微降转为增长,整体规模稳中有增。海关的业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3月份出口集装箱重箱同比增加10.5%,进口货运量增加20.3%。
二是经营主体稳中有进。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逐月向好,是广大外贸企业充分发挥活力、主动作为,积极抓订单、拓市场的体现。刚才,我向大家通报了,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5.9%。也就是说,与去年的一季度相比,多了2.5万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外贸“热度”稳步提升。其中,数量较多、灵活性较强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继续保持在一半以上,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我们对全国3000多家样本企业的订单跟踪,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企业比重,连续三个月环比提升。
三是新动能稳中加固。面对当前外需减弱的挑战,我国外贸迎难而上,外贸竞争的新优势、增长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对外贸整体稳中向好发挥了更为积极作用。比如,一季度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1.7%、14.1%。规模合计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28.4%。我们新优势产品表现十分亮眼,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比去年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以上是我们对一季度进出口的几点看法。关于下一步的走势,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贸易发展仍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贸易前景依然承压;尤其是外需不振、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考验,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是对稳外贸大局作出新贡献。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高出全国整体7.8个百分点,规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18.6%,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5.8%。
二是外贸主体呈现出新活力。外贸发展关键在于经营主体,一季度中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5.6万家,增加11.3%。其中民营企业表现突出,进出口1.08万亿元,增长32.8%。
三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中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跨境运输便利化,通道运行和物流效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9695.2亿元,增长10.1%。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在中国东盟贸易中发挥了日趋显著作用,今年一季度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8万吨,增加219%。
四是边境贸易出现新提升。随着中西部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持续畅通双循环,通过边境口岸开展的边境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合计进出口89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11%,占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达到4.9%。
五是优势产业再创新佳绩。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同类产品整体水平。其中,汽车、汽车零配件、灯具、电气控制装置等出口表现较为亮眼,分别增长132.5%、47.2%、49.8%和70.5%。同期,中西部地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684.4亿元,占中西部地区出口总值的14.1%。
下一步,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关工作部署,助力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西部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贸易国家看,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超过一成的达到7个,其中对新加坡、老挝、缅甸进出口增长均超过两成,分别达到45.8%、37.8%、29%。对日本和韩国的进出口规模分别位居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的第一、第二位,规模都超过了5000亿元。
二是从主要商品看,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8274.3亿元,增长16%,其中电工器材、手机、汽车零部件分别增长了30.1%、34.7%和19.8%;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962.1亿元,增长21.4%。同期,我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分别进口铁矿砂1426.4亿元、能源产品1227.2亿元,分别增长8%和26.9%。
三是从享惠情况看,一季度,我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182.5亿元,减让税款4.8亿元,主要享惠进口的商品为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无机化学品等;出口622.9亿元,可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9.3亿元,主要签证出口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无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国有578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2181份,货值20.5亿元。
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RCEP实施工作部署,将进一步发挥该协定在稳外贸稳外资、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在全国海关开展RCEP相关措施落地成效的专题评估,充分征求现场海关和广大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摸实情、出实招,进一步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二是聚焦RCEP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规则,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升级海关作业系统,规范简化海关手续,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三是通过加大RCEP政策法规的宣介力度,构建RCEP技贸措施精准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全面了解并用好用足RCEP的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进一步开拓RCEP市场。谢谢。
去年,海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紧贴稳外贸和企业需求,先后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十项措施、助企纾困降成本的七项措施和帮扶中小企业的六项措施,取得了预期成效。
今年初,我们对上述措施开展了“回头看”,根据企业诉求,对继续有效的措施作进一步优化升级,持续释放有关政策措施红利。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海关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做好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相关工作,同时结合外贸形势发展和企业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更加精准地帮助企业,更好地助力外贸促稳提质。
谢谢。
关于中欧贸易,当前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双边货物贸易总值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5%。出口方面,对欧出口8666.7亿元,增长0.3%,其中三分之二为机电产品,增长了5.7%。进口方面,自欧进口4708.7亿元,增长5.2%,其中逾五成为机电产品,医药品和农产品增速均超过20%。
法国是我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国,在当前中欧贸易中规模占了一成。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对法国进出口1319.6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方面,对法国出口681.2亿元,有所下降,近六成为机电产品,其中电工器材、电子元件等出口分别增长了37.7%、25.1%。进口方面,自法国进口638.4亿元,增长了16.4%。其中,飞机、航空器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83.1%、14.5%、18.8%。同时,法国的优质消费品深受我国市场欢迎,是我国化妆品和葡萄酒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箱包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上述产品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31.3%、47.5%和34.2%。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下一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好三方领导人会晤及有关高层对话机制的重要共识,对其中涉及海关的相关工作全力抓好落实,为中欧、中法经贸拓展合作领域,推动经济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谢谢。
今年适逢我国宣布建设海南自贸港五周年。五年来,海关在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封关运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海南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哪些成绩?谢谢。
吕大良: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问海关总署是否对今年全年出口目标、出口增速有个大致的展望?第二个问题,刚才提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呈现飞速增长态势,能否详细介绍过去三个月具体在哪些产品上中国对东盟贸易有所增长?谢谢。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十年来,我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长9.9%,快于我国整体年均增速4.3个百分点,东盟由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跃升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拉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盟是我国在RCEP中的重要伙伴,受益于RCEP实施生效带来的政策红利,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升温。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50.8%,占比超过一半。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与东盟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带动了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中间产品5310.8亿元,增长17.9%,占我国中间产品出口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
三是能源和农产品的合作更加深入。我国与东盟在能源产品合作方面不断加深。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能源产品913.4亿元,增长45.7%。同时,我国准入的东盟优质农产品不断增加。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40.3亿元,增长了17.4%。
此外,今年1月8日起,我国优化了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陆路边境口岸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带动了我国与东盟边境贸易恢复性增长。一季度,我国边境贸易对东盟的进出口达到386.8亿元,增长102.3%。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随着RCEP生效实施红利持续释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加快推进,双方经贸合作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今年全年出口目标问题,我刚才已经提到,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当前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外需的走弱,同时叠加了地缘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尽管如此,我们的经济还是有很强的韧性,外贸也展现出较强韧性。综合研判,我们认为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是有支撑的。同时,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海关工作,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增速高于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请问,具体有哪些亮点?海关在推进“一带一路”共建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吕大良:
一是对整体出口增长的拉动力持续提升。去年“新三样”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大,一季度拉动出口整体增长2个百分点。
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8.7%、88.1%、103.5%、121.7%和118.2%,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71.6%。
三是各类外贸主体出口竞相发力。一季度,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经营主体出口“新三样”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79.3%、40.9%和121.9%。其中,民营企业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5.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高于民营企业占出口总体的比重。
四是电动载人汽车领跑“新三样”。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647.5亿元,增长了122.3%,增速在“新三样”中最快,同时占我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达到43.9%。同时,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太阳能电池出口突破900亿元,增长23.6%。
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我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谢谢。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整体稳中向好,一季度同比增长8.4%,对前十大出口市场大部分保持了正增长。其中,对东盟、日本、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8%、5.3%、0.3%,对韩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出口增速超过了两位数。
总体看,我国不断拓展外贸市场取得了预期成效。刚才也提到,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海关结合职责,积极研究优化助企纾困、促进外贸稳增长等政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做好国务院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结合形势发展和企业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规模和优结构。
谢谢。
新华社记者: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今年两会期间,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再一次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从今天数据发布中可以看到,民营经济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在您看来民营企业的主要亮点有哪些?谢谢。
吕大良:
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确实也抓住了我国外贸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外贸领域,民营企业连续四年担当我国外贸发展主力军。2022年,民营企业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5.18万亿元,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2.4%。具体来看,我们分析有以下亮点:
海关坚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在畅通物流、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营造更好的口岸通关环境,为民营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更好发展做好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