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23年湖南省水运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
记者从会议获悉,2022年湖南水运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共建设水运项目59个,完成建设投资60.42亿元,同比增长43.4%。湘江永衡1000吨级航道三期、沅水洪辰500吨级航道项目开工建设,7个1000吨级以上港口泊位顺利建成,岳阳港城陵矶松阳湖铁路专线正式运营,岳阳港虞公港区一期顺利开工。
2022年湖南水运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共完成水路货运量2.23亿吨、货物周转量45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7%、0.2%;港口货物吞吐量2.6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3.73万标箱,同比增长8.34%、49.34%。2022年湖南水运完成水路客运量823.1万人、客运周转量1.8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75%、7.51%,客运周转量增幅全国第一。
2023年,湖南将完成年度水运建设投资70亿元,进一步实施水路强链工程、打造行业品牌工程、推进智慧水运工程、建设绿色提质工程、夯实安全保障工程“五大工程”,推动湖南水运高质量发展。
投资70亿元
将重点用于这些方面
↓↓↓
推进沅水常德至鲇鱼口2000吨级航道、湘江永州至衡阳1000吨级航道、澧水石门至澧县1000吨级航道、沅水洪江至辰溪500吨级航道建设。

确保湘江长沙至城陵矶3000吨级航道、资水益阳至芦林潭2000吨级航道、澧资白沙至甘溪港1000吨级航道、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开工。
支持怀化国际陆港舞水航道建设。
争取湘桂运河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完成湖南14个市州“一市一港”规划。
推进岳阳港虞公港区一期工程建设。

实施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三期港口扩能工程。
推进岳阳港云溪港区道仁矶码头等港口项目开工。
推进衡阳国际物流港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华容煤炭储配基地铁水联运项目建设。
推进岳阳港城陵矶港区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等示范工程。
推进国内精品旅游客运航线试点,促进水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
推进湘西武水和酉水、郴州沤江、永州涔天河库区等水路旅游项目建设,支持全域旅游发展。
推动港航资源整合,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促进航运企业融入现代物流体系。
优化水路运力结构,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淘汰,鼓励集装箱、滚装船和重特大件等专业化运力发展。
推进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开发货运班轮航线,发挥城陵矶一类口岸作用和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打造东向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
推进科技应用与研发
完成永州至衡阳智慧航道项目前期工作。
持续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核查长期停泊船舶。
加大单波束无人测量船在航道测绘中的应用。
推进山区客渡船北斗终端加装工作。
强化港口码头特别是干散货码头污染防治监管。
加快港口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业车辆和机械。
鼓励港口码头因地制宜建设光伏设施,推动智能微能源网建设。
推进全省千吨级港口岸电全覆盖。
健全港口岸电使用管理制度,推进船舶靠港岸电使用。
完成247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
强化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引导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淘汰,鼓励引导LNG、电动新能源船舶发展。

争取出台新能源船舶奖补政策和优先过闸等鼓励措施。
建立稳定的LNG保障供应机制,建设岳阳港君山港区LNG加注站。
做好湖南绿色高能效内河及江海直达标准船型课题研究。
深化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继续组织开展“隐患清零”专项督查。
强化渡口视频监控闭环管理。
推行水运安全“一会三卡”制度。
试行水运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考核机制。
开展大型船舶通航风险评估并实施通航安全监管措施。
深入开展水路交通领域“打非治违”。
夯实“禁捕退捕”成果,严厉打击“三无”船舶。
推进内河船舶涉海运输专项整治。
开展船载危险品运输专项治理。
建立健全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进一步夯实水运服务基础、持续推进船舶污染防治、提档增速智慧水运建设、持续完善航道管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航道管养能力、进一步规范水运执法流程、大力推进“四基四化”建设等,全力开创湖南水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