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约三分之一!岳阳至粤港澳大湾区铁水联运集装箱直通专列常态化开行
近日,首趟从湖南岳阳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直通专列,在岳阳北站货场鸣笛开出。据介绍,相较以往3天至5天的运输时间,该运输方式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运输时间,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目前,该直达专列每日1班常态化开行。
此趟专列的运载货物为河南、山西等地发出的橡胶等工业材料,通过水运在岳阳城陵矶港上岸后,经城陵矶新港铁路专用线装车,再运往岳阳北站集结。这趟由50节货物车厢组成的专列,用时24小时可直抵广州江村站,随后再发往广州、深圳等地。
淮安港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枢纽 淮安至扬州外贸集装箱航线开通
近日,淮安至扬州外贸集装箱精品快线首航。淮安至扬州外贸集装箱航线的开通,深度融入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及江苏省“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的发展浪潮,更是淮安港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枢纽的有力举措,势必促进淮安港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 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就在淮安至扬州外贸集装箱精品快线首航的前一天,盐城港阜宁港区—淮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
阜宁港区—淮安港内河集装箱航线初期为一周一班,班轮常态化运营后,将根据客户需求及腹地企业货源情况,适时增加航次密度。该航线畅通了阜宁至淮安的水运通道,降低了腹地企业的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强了与沿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城市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起区域经济发展融合新通道。预计每年可为淮安港增加集装箱5000标箱。
一季度长江南通段新造船下水20艘,同比增长5.3%
2023年一季度,长江南通段新造船下水20艘,下水船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3%。下水新造船舶中包括2.4万标箱集装箱船、10万吨级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第四代风电安装船、LNG加注船等高新技术船舶,船型涵盖集装箱船、散货船、LNG加注船、风电安装船、工程船等7大类,造船完工量超90万载重吨。
4月2日,武汉阳逻港一片繁忙。从日本门司驶来的华航汉亚1号停靠港口,船上载运各类机械设备约137.75吨,经汉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实施检查后入境。
近年来,以武汉港为节点,“日本-武汉-欧洲”“日本-武汉-蒙古”等集装箱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等一批多式联运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2020年至2022年,武汉港直航业务量连续三年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2023年截至目前,武汉港出入境船舶同比2022年增长160%。
8大港区+4条水上精品旅游路线,衡阳港总体规划出炉!
日前,《衡阳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省政府发文批复同意。根据《规划》,衡阳港未来将规划8大港区和4条水上精品旅游路线,总体货运通过能力约1.1亿吨。
根据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港口现状基础、港口岸线资源等条件,《规划》将衡阳划分为祁东、常宁、衡南、松木、白沙洲、衡东、衡山、耒阳等8大港区,明确白沙洲港区、松木港区为核心港区,祁东港区、衡山港区、耒阳港区为重要港区,常宁港区、衡南港区、衡东港区为一般港区。各港区涵盖货运作业区、货运港点及客运、支持系统港点。全港共形成12个作业区(湘江衡阳段10个、耒水2个),18处货运港点,总体货运通过能力可达约1.1亿吨,满足衡阳港未来发展需求。
单船24346标箱!洋山港集装箱轮靠泊纪录三度刷新
4月6日7时,利比里亚籍“地中海伊琳娜”号集装箱轮靠泊洋山深水港三期码头,这艘船舶全长399.99米,型宽61.3米,最大能装载24346个标准集装箱,最高可堆叠22层楼高的集装箱,再度刷新洋山深水港靠泊大型集装箱轮的历史纪录。
对超大型集装箱轮的接纳能力和对集装箱的快速疏运能力,使巨轮纷纷将洋山深水港作为首选挂靠港。19天里,单船载箱量从24116个标箱增加到24346个标箱,靠泊洋山深水港的“船王”纪录三度被刷新,航运企业仿佛正上演一场大船装备竞赛。据介绍,新船王靠洋山深水港期间将完成4100多标箱的装卸作业任务后驶往下一港厦门。
连云港港车辆出口增长134%,滚装业务呈现回暖态势
在刚刚结束的3月,连云港港滚装出口车辆达3 .16万台,同比增长134%,作业滚装船舶多达30艘次,一举创下两项数据单月历史新高!回首一季度,港口共完成滚装车辆出口8.1万台,同比增长99.7%,滚装业务呈现飞速增长态势。
近日,芜湖港完成奇瑞汽车整车装箱567辆、189个集装箱大柜任务,刷新港口单日汽车装箱作业记录。作为奇瑞汽车整车出口重要水上通道,芜湖港依托区位、功能和服务优势,以高效率的输运、高质量的服务,助力奇瑞汽车远销海外、走向世界。
截止3月底,芜湖港完成奇瑞汽车整车装箱6930个大箱(20790辆车)任务,较去年同比增长982 %。